公司多年來注重人才培養,提高公司科技研發水平。公司針對業務戰略拓展期的需求,重點引進在新的課題領域能起到帶頭人作用的高端人才,引進了陳燕智博士專家團隊,指導公司攻克科研難題。
陳燕智博士
陳燕智博士,教授級高級工程師,國家特聘專家,浙江省特聘專家,寧波余姚杰出科技人才,擔任寧波市智能工廠示范企業評審專家,寧波市首臺套裝備評審專家,寧波市余姚智能裝備評審專家組長,寧波余姚海高會理事會理事,獲得寧波海高會優秀會員創業成果獎,2015年全國創業創新大賽(寧波賽區)三等獎。
累計主持過相關科研項目50,支持金額1500萬元;研發出新產品10項、新工藝20項、新技術50項,其中:70項已實現產業化,80項已成功推向市場,銷售額63億元。獲得各級科研獎勵10項。
留德17年,在德國企業和研究單位有十多年機器人方面工作和研發經驗。在大眾汽車就職時,主要利用數字化軟件,建立數字化工廠,實現線外編程,然后將程序下載到現場控制器,實現自動化生產。管理過1500人工廠,推動自動化和精益生產。在德國發表過各級論文九篇,其中2篇在國際ILCC科學雜志發表。擁有自主創新33項專利:7項發明專利,26項實用新型。
回國后在世界500強企業富士康擔任機器人自動化部門總工程師,開發PC-based控制器的“深圳一號”六軸機器人,多種四軸、六軸機器人和CCD視覺系統,在富士康集團內至今已經生產4萬多臺機器人,使用于各種不同的生產線。在國內引進新的LFAF (Lean Flexible Automation Factory)自動化理念,開發幾百項結合工業機器人、CCD視覺系統、PLC控制、智能傳感器、CAD、CAM和機電一體化等七大領域于一體的智能機器人柔性自動化系統,給電子和家電業提供全方位的柔性自動化工廠解決方案,實現數據化、網絡化和信息化的智能工廠,連接控制系統總線和MES(制造執行系統)和ERP系統,達到自動化在線實時監控生產情況和看板管理。從沖壓車間、注塑車間、打磨車間、加工車間、組裝車間到檢測車間,都有整條自動化線的成功案例,在知名企業廣為應用,在知名企業廣為應用,如富士康,神基科技有限公司,英華達科技有限公司,美的,浙江新大塑料管件,浙江宇華管件,偉星新材,福州飛毛腿,蘇州華碩…等等。例如:筆記本電腦電池智能機器人自動組裝線,手機電池智能機器人自動封裝,沖壓鈑金件自動取放線,金屬件機器人自動研磨單元,CCD視覺自動檢測漏件和尺寸,自動移印線,管件注塑機器人自動化線,使用機器人自動貼標機,自動鎖螺絲機,自動熱熔螺母,自動貼腳墊和商標,汽車出風口剪切力自動檢測,自動貼軟板線,PCB板自動插電子零件線,貼鏡頭支架,銅柱自動檢測和鉚壓設備,沖床連續模加螺絲自動鉚壓線,螺絲柱自動鉚壓線等等智能柔性生產線等等。
第一核心成員朱大昌博士
朱大昌,1973年生,2008年畢業于北京交通大學,主持國家項目——基于全柔順并聯支撐機構的空間微納尺度超精密定位系統研究。發明專利有:具有全柔順支鏈的空間四自由度微動超精密定位平臺;一種空間三維高精度機械式微力傳感器。
第二核心成員周琰博士
周琰,1990年生,2016年畢業于西南交通大學,主持國家項目——高速列車輪軌接觸與粘著行為和磨耗機理研究;微動磨損的原位摩擦化學作用機理研究。發明專利有:一種試驗環境可控的多向微動疲勞試驗機及其實驗方法。
第三核心成員李萍博士
李萍,1987年生,2015年畢業于華南理工大學,主持國家項目——光學微透鏡結構自由曲面的塑性域鏡面磨削技術研究;大口徑天然氣管道建設關鍵技術;油氣地面工程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。發明專利有:一種防紅外光和散熱的微透鏡結構玻璃基板。